我國電纜防蟻工作從60年代開始,主要防蟻手段是走藥物型道路,迄今還是以化學防治為主。下面介紹常用的幾種方法。
?、?白蟻危害電纜檢測法
主要有物理檢測和生物檢測兩大類。一是物理檢測法,能檢測出白蟻具體為害電纜的部位,有電阻電橋法、電容電橋法和高壓電橋法等傳統(tǒng)的方法,現(xiàn)在應用較多的是高壓脈沖法和低壓脈沖法,其主要原理是先測出電纜故障點,然后再結合生物分析法,測定是否白蟻所為。二是誘餌系統(tǒng),它不能準確檢測白蟻是否危害電纜及具體部位。
② 毒土法
用防蟻藥物配成水劑,定量地噴灑在電纜溝內,使電纜周圍填上一層有毒性的土壤,形成一個毒土包圍圈,使白蟻不敢接觸電纜,或白蟻接觸到毒土即中毒死亡(酈培堯,1986),該種方法一直沿用至現(xiàn)在。
?、?管道網(wǎng)絡法
近幾年廣東省昆蟲研究所對該種方法進行了研究和應用。其主要技術要點是沿電纜溝布設塑料管道,定期把藥物灌注到電纜周圍土層,使白蟻不敢接觸電纜。
?、?改變土層pH方法
改變電纜槽盒內的回填土pH值使白蟻不能穿透土層或不能在土層內生存(田偉金、莊天勇等,1993),已在實驗室生產出改變土層pH的制品,并在小區(qū)進行試驗。
⑤ 噴涂法
電纜表面噴涂含藥涂料。由1973年的一般涂料法,發(fā)展到2002年的電纜專用涂料(戴南洲、田偉金等,2003)。現(xiàn)廣州新鋪電纜的部分線路已采用該種方法。野外初步調查結果表明效果良好。
?、?沙埋法
在電纜槽盒內敷設清水沙,然后在電纜上面填20—30厘米的清水沙,再蓋上槽盒板,用泥土壓實,使白蟻難于通過沙層,但效果較差,2001—2003年我們調查了廣州供電分公司、肇慶供電分公司的部份槽盒鋪沙線路,白蟻同樣穿過沙層蛀蝕電纜,而且把主巢筑在沙層里(莊天勇、田偉金等,2001—2003)。
?、?尼龍—12修補法
該種方法主要靠尼龍的硬度和表面光滑防蟻,但價格昂貴。目前廣電集團已作為一種常規(guī)方法用于修補被白蟻蛀蝕的部位。
?、?誘殺法
在埋地電纜運行中白蟻防治應用最多的一種方法,也是國內外廣泛使用的主流白蟻防治方法。對于監(jiān)控電纜周圍白蟻的活動及降低白蟻種群密度,減少白蟻侵害電纜的頻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001年廣電集團廣州分公司會同廣東省昆蟲研究所承擔了“高壓電纜防白蟻”的市局科技進步項目。該項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收集國內外電纜防白蟻的技術資料;提出新建電纜工程防白蟻的技術原則;收集廣州地區(qū)白蟻分布資料;調查市局及部分省屬分公司110KV及以上電纜線路白蟻危害情況;整體評估運行中受白蟻危害的程度;檢驗比較各個廠家、各類型電纜防白蟻性能;研究運行中電纜防白蟻的幾種方法等。該項研究通過了由分公司主持,廣電集團公司和國內白蟻防治專家等組成的專家小組的驗收,并給予高度的評價。該項目獲市公司科技進步特等獎和省公司科技進步獎。該研究成果已在省內部分地區(qū)進行示范推廣。
為了更好地推廣電纜白蟻防治技術,提高我省電力行業(yè)運行管理人員的白蟻防治管理水平,2002年11月電纜專委會召開了電纜防治白蟻學術報告會,參加會議的有省內電力部門,電力電纜使用和制造單位,以及上海、成都、西安、香港等地的會員和同行28個單位,80余人參加,會議就電力系統(tǒng)白蟻危害情況、防治方法、經驗及存在問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討論。同時由電纜專委會主編的《廣東電纜技術》也不定期地刊登電纜白蟻防治及研究的工作進展,經驗交流等論文。2003年根據(jù)廣東省粵電資產管理公司的指示精神,由電纜專委會主持了對省內部分大型電廠電力電纜白蟻危害情況進行了生物和物理檢驗,得到了初步的結果,為推動我省電力系統(tǒng)電力電纜白蟻防治,保證埋地電纜健康運行做了大量的工作。
綜上所述,國內外都在積極地研究電纜防治白蟻,有些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有些已在生產中應用,就我國而言,已敷設或正在敷設的多數(shù)是藥物型塑料護套防白蟻電纜,但由于長途電纜地形復雜,情況各異,有些產品雖然防蟻效果好,但涉及價格、施工、制作等多方面的問題,也難于推廣。所以要根據(jù)不同的電纜用途及埋設方法,采用不同的防蟻電纜、防蟻材料和防蟻措施。